关于清理2012年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发布者:社科处发布时间:2017-07-04浏览次数:146

各有关学院、部门、直属单位:

根据教育部社科司(教社科司函〔2017121号)文件通知,将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超期未完成的有关项目进行集中清理。现将本次清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理范围

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简称《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12年。据此,本次项目清理的范围是:2012年教育部社科司批准立项的所有未结项、申请结项未通过或经批准延期后到期仍未结项的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

二、清理要求

1.上述项目须在2017914日前向科研院社会科学研究处提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终结报告书》(以下简称《终结报告书》)及有关结项材料。

2.上述项目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由项目责任人提出延期申请。申请者必须登录“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http://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中后期管理系统”(简称“中后期管理系统”)在线申请项目变更,填写《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延期理由及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经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线审核同意后,报教育部社科司在线审定。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年,到期仍未完成者将予以撤项。

3.凡被撤销的项目,由项目责任人所在学校(简称依托学校)负责追回已拨付经费,由学校计划内财务账户原渠道返回教育部账户;被撤销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

4.至今未开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项目,由依托学校追回已拨经费,并对违反规定滥用课题经费者追究责任。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图书、设备等属于国有资产,按规定全部上交依托学校。

三、组织工作

1.本次项目清理工作,我校科研院社会科学研究处负责督促、协助项目责任人(名单详见附件1)认真填写《终结报告书》,依据《结项办法》和本通知要求对结项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对不符合免予鉴定要求者,要按照《结项办法》要求组织专家鉴定,成果鉴定合格者方可申请结项。

2. 教育部社科司将于年底前公布本次项目清理情况。对经审核确认可以结项者,颁发结项证明。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实行信誉管理,项目完成情况将记入项目责任人信誉档案。

四、结项基本要求:

1.已经完成立项时批准的项目《申请评审书》中约定的研究任务,最终成果形式与原计划或批准变更形式相符;

2. 著作类成果已经完成(不限是否出版),论文类成果已正式发表,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及价值);

3. 所有正式出版或发表的项目成果均在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批准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4. 一般项目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免予鉴定:

1)专著类成果已正式出版;

2)由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在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不含2篇);

3)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或国家一级行业学会三等奖以上奖励(附证明材料);

4)研究咨询报告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地(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并取得实际效果(附证明材料);

5)成果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和水平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附证明材料)。

、材料报送

1.通过鉴定的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

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

2)《鉴定意见书(汇总用)》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鉴定意见表(个人用)》附于其后装订;

3)项目成果原件3套(未出版的书稿报送装订好的打印稿,正式出版后补报);

4)项目《申请评审书》1份(复印件)。

2.符合免予鉴定条件的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

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

2)项目成果原件3套(成果为期刊论文可报送复印件,含期刊的版权页、目录页);

3)项目《申请评审书》1份(复印件)。

请各有关单位及时通知相关教师做好结项申报工作!

材料报送部门:科研院 社会科学研究处(仙林校区行政北楼410室);联系人:李笑葶;联系电话:85866926;电子邮箱:skgl@njupt.edu.cn

 

附件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终结报告书(空白表).doc

附件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_2013.08.doc

附件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doc

附件4: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超期未完成项目一览表.xls

  

科研院 社会科学研究处

2017/7/4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      制作维护: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