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我校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情况通报

发布者:社科处发布时间:2023-07-22浏览次数:1864

各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苏教办社政函〔202328号),我校共获得一般项目45项,其中思政专项15项,现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就有关工作通报如下:

一、研究任务。所有项目经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不需再填报《项目任务书》,经学校盖章、课题组签字的《申请书》即为项目合同,项目负责人要按照项目合同认真开展研究任务。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重要事项的,项目负责人须及时填报《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见附件2),并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二、经费资助。学校对立项的一般项目(含思政专项)给予每项1万元的经费资助,财务处批复部门年度经费预算后,预计2024年上半年拨付到位。

三、项目管理。学校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省教育厅相关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研究的跟踪管理,指导和督促项目负责人遵守学术规范,按期保质完成研究任务。要坚决避免出现结项成果要求过低、研究方向不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畴、研究报告查重率较高、专家鉴定不规范等情况。省教育厅将适时开展一般项目管理专项检查,对于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高校,将核减下一年度申报指标。

一般项目免于鉴定结项标准(供参考):项目成果形式主要为系列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三种形式。项目成果提交形式为系列论文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3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在CSSCI来源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可视同为在省级期刊发表2篇论文。项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的,项目验收时必须提交2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并附成果采纳部门意见或专家鉴定意见。项目成果形式为专著的,需提交有全国统一书号的已出版专著1部。项目成果在发表或出版时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名称及批准号,未按要求标注的成果不得作为结项依据;标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两个以上项目的同一成果,结项时只认定为第一署名者一个项目的成果。

附件12023年度我校获批江苏高校哲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校内项目编号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申报人所在二级单位
1TJZ2230022023SJYB0116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张琴社会与人口学院
2TJZ2230032023SJYB0117数字文旅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实施路径谢智敏管理学院
3TJZ2230042023SJYB0118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创新演化机制研究王弘颖管理学院
4TJZ2230052023SJYB0119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市场认知偏差与风险应对策略研究蒋舒阳管理学院
5TJZ2230062023SJYB0120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路径研究吴兴宇管理学院
6TJZ2230072023SJYB0121社交化推荐奖励视角下直播电商道德风险问题及平台管控研究李贺管理学院
7TJZ2230082023SJYB0122面向群体异质需求的城市公共交通福利票价策略研究汪晴现代邮政学院
8TJZ2230092023SJYB0123“自营+众包”模式下O2O取送货路径及机制研究张沫理学院
9TJZ2230102023SJYB0124空间外部性视角下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张雯熹社会与人口学院
10TJZ2230112023SJYB0125国有企业主导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与韧性评价研究安彦蓉管理学院
11TJZ2230122023SJYB0126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钱芙蓉管理学院
12TJZ2230132023SJYB0127ChatGPT之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审视与纾解路径研究蒋丽婷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3TJZ2230142023SJYB0128基于规则集匹配的政治生态评估机制研究殷安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14TJZ2230152023SJYB0129江苏高水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研究李一鸣管理学院
15TJZ2230162023SJYB0130基于生涯教育理念的选科指导模型建构与实验研究陈华若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16TJZ2230172023SJYB0131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国际原油价格预测马一琳管理学院
17TJZ2230182023SJYB0132中国新能源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成因与对策研究洪卉经济学院
18TJZ2230192023SJYB0133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升级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赵富森经济学院
19TJZ2230202023SJYB0134数字平台驱动下的虚拟集聚对江苏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宋灿经济学院
20TJZ2230212023SJYB0135气候变化认知的时空变迁及其结构性成因王昌成人口研究院
21TJZ2230222023SJYB0136环境社会组织市场化转型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王园妮社会与人口学院
22TJZ2230232023SJYB0137基层数智平台治理的模式比较与优化对策研究许中波社会与人口学院
23TJZ2230242023SJYB0138元宇宙视域下高校体育教育中技能学习创新力培育研究艾昀乐体育部
24TJZ2230252023SJYB0139“体教融合”视域下江苏“家-校-社”联动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赵晓靓体育部
25TJZ2230262023SJYB0140面向国家安全数据管理的学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王伟管理学院
26TJZ2230272023SJYB014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寇笑笑期刊社
27TJZ2230282023SJYB0142科学数据集影响力综合评估研究肖连杰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
28TJZ2230292023SJYB0143抑郁症及阈下抑郁群体味知觉障碍的表现和纵向追踪研究周艳云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9TJZ2230302023SJYB0144国家治理框架下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付国乐传媒与艺术学院
30TJZ2230312023SJYB0145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艺术人民性创新发展研究白琼传媒与艺术学院
31TJZ2230322023SJSZ0060基于SD模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罗帅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32TJZ2230332023SJSZ0061智能媒体时代影视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陶乐行传媒与艺术学院
33TJZ2230342023SJSZ0062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变革研究吉峰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34TJZ2230352023SJSZ0063中国价值观念下的智能思政伦理风险及规避研究张震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35TJZ2230362023SJSZ0064习近平劳动观视域下研究生劳动教育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刘少康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36TJZ2230372023SJSZ0065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校资助育人成效评价穆标现代邮政学院
37TJZ2230382023SJSZ0066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李华婷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38TJZ2230392023SJSZ0067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夏婧理学院
39TJZ2230402023SJSZ0068高校“党建+易班”模式创新路径探析李亚平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40TJZ2230412023SJSZ0069面向算法推荐的高校师生信任关系重塑研究陈明玉社会与人口学院
41TJZ2230422023SJSZ0070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陈思伽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42TJZ2230432023SJSZ0071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赫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TJZ2230442023SJSZ0072融入学生党团建设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杨泽勋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44TJZ2230452023SJSZ0073数字化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静马克思主义学院
45TJZ2230462023SJSZ0074红色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王华华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件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doc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      制作维护: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