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安排,近期省教育厅将开展2024年度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拟设立180项左右,其中单列面向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大项目(以下简称思政重大项目)。
二、申报学科范围
(1)马克思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管理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港澳台问题研究;(25)国际问题研究;(26)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按照“靠近优先”原则,备注1个主要学科)。
思政重大项目的学科范围限选(2)思想政治教育。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周期
重大项目应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与现实需求,加强对教育改革、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理论、学术前沿和文献资料整理等方面研究。
思政重大项目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阐释师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为师生释疑解惑为导向,通过深入研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计算时间均从立项之日算起)。
四、资助经费来源和额度
重大项目由省教育厅给予经费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为6万元,分别于项目批准立项时、通过中期检查后各拨付批准经费的40%,结项验收后拨付20%。鼓励各项目依托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资助。
五、申报资格
项目申报人须为省内高校在职、在岗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在申报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独立开展和组织研究工作。各类项目申报人资格的具体要求为:
(一)重大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60周岁(1964年1月1日后出生),能够实际承担项目研究与组织实施工作,具有高级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
(二)思政重大项目仅面向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申报。其中,辅导员申报资格可放宽至取得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同时应具备4年及以上辅导员工作经历。
(三)所有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项目、思政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思政专题项目)不得跨类兼报。每个项目只能有1个申报人,项目申报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所有重大项目的项目组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不超过5人。项目组成员均须参加项目研究工作,对研究工作有实际贡献。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和立项:
1. 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在立项结果公布前,如申报人新增获批立项上述各类项目中的任一类,有关高校和项目申报人应主动向省教育厅撤回项目申请)。
2. 近2年被作撤项处理的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3. 经查实,违反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员不得申报。
4. 为鼓励申报更高级别的研究项目,连续2次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人员暂停1年同层次项目申报资格。例如:连续两次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或思政专项的课题负责人本次仅可以申报重大项目。
六、申报限额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通知规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实行限额申报,超过限额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接收。我校限报非思政类重大项目8项、思政重大项目2项,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各1项。
七、申报流程
重大项目实行校内线下评审,通过评审推荐申报的项目负责人注册登录省教育厅申报系统,线上填报提交申报材料参加教育厅遴选。学校和项目申报人须按照申报流程(见附件1)和时间节点完成申报工作。申报系统网址为(https://info.jse.edu.cn),系统自2024年3月28日起开放时间,申报高校须在4月9日前对本单位所有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校内申报评审具体要求如下:
(一)校内线下初评。申报人填写《重大项目申请书》(附件2)和《课题论证活页》(附件3),各二级单位汇总并填写《重大项目申报一览表》excel版(附件4)以及加盖二级单位公章的扫描版《重大项目申报一览表》,于2024年3月27日(周三)下班前(含当日)将以上材料电子版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skgl@njupt.edu.cn。邮件以“学院名称+江苏高校重大项目申报”命名,每人一个文件夹,以申报人姓名命名,申报材料以“学科+姓名+重大项目申请书/活页”命名。逾期不予受理!
(二)线上填报。2024年3月28日-29日期间,项目申报人登录系统注册,待高校社科研究管理员审核后即可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2024年4月7日前(含当日)通过校内初评且公示无异议的重大项目申报人登录江苏省高校基础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参照《申报流程》(见附件1)完成线上申报。
八、项目任务和成果有关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应结合研究实际,认真制定科学可行、注重质量的目标任务。所有项目经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填报的《重大项目申请书》即为项目合同。项目负责人要按照《申请书》约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研究,并按照要求在信息系统定期填报研究进展。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与目标任务将作为项目评审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的重要依据,原则上均不得变更。
(二)项目产出成果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研究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主要成果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并作为第一署名人,主要完成形式为:系列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
(三)重大项目应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系列论文应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SSCI、A&HCI等高水平国内(际)索引期刊发表。专著类成果需达到一定体量字数要求。研究报告类成果应有市厅级及以上党政部门采纳或市厅级及以上党政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且取得实际效果(需提供党政部门采纳或批示的证明)。
九、其他要求
(一)各二级单位要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年度项目的申报工作。要对申报材料逐一审核,严把意识形态审查关和学术质量关,本着宁缺毋滥原则,择优推荐,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二)项目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
学校社科处联系人:李老师,电话:85866926,电子邮箱:skgl@njupt.edu.cn。
附件:1.申报流程.doc
社会科学处
2024年3月15日